台灣的創意和流行文化媒介力,或許在島上的我們比較無感;但若踏出國界,你會真正感受到,台灣的人文對全球華人的通俗文化的影響力有多麼的旺盛,這是台灣人在國際商業人文舞台上的契機,也該是原創人和台商2.0該思考的新定位。對於Chinese POP Culture(華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或說大眾文化)來說,台灣的地位非常舉足輕重,台灣年輕人喜歡的流行音樂、綜藝節目、藝人、流行語、產品包裝、視覺設計、雜誌、潮流、網路火星新招等,其實在全球華人的心中有絕對程度的影響力。
舉例來說,你會發現SEASIA Chinese(東南亞華人,我自己掰的)因為聽陳昇的歌買伍佰的CD而知道台灣有個叫Akibo的設計師;因為台灣綜藝節目而讓"宅急便"或"宅男"這種日式漢文能反銷對岸;憲哥的“趕鈴羊+很機車"變成全球華人發洩不滿的流行語;誠品書局不但變成香港人的觀光勝地也讓新加坡書店一哥的大眾書局跟著換裝,創新領導華人閱讀文化;這幾年台灣泡沫紅茶文化席捲上海,進佔日本中華街裡成為中華飲物新代表,台系7-11搖身成為媒介公仔潮流的大平台讓收集不到的海外華人托台友人代購;當你在美國唐人街跟廣東朋友搶唱周董的歌模仿著蔡依林的舞時,你知道,稱台灣為全球華人的流行文化發源地真的一點也不為過。在大家擔心產業外移,經濟拖鉤的時候,其實,TWN POP文化的研發工程在市井裡一直沒間斷過,競爭力旺旺;我們可以思考,如何集體品牌化來外銷,而政府在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應該也跟咱小老百姓一樣的展現台灣生命力和原創力,別老是學洋,看看哪些才是我們能佈的局,主導遊戲規則。

11月在新加坡有場設計盛事--新加坡設計節(Singapore Design Awards),有幸DAT設計師協會受到官方正式邀請,能引薦台灣設計師的角色設計原創好作品透過新加坡介紹給世界。這個思考也因要為這個project訂出對的策略定位而引發出來...忽然想起視覺統籌Larry大 為這個展定的視覺主題"FIT, Fabricated in Taiwan"創意上說的就是Taiwn no longer make things, we fabricate things的從仿冒-製造-到原創的趣味連結,恩恩沒錯,這個台灣館應該要有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