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中華形象發展協會網站】林磐聳,1957年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設計組、美術研究所畢業。現任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及所長。多年來投身於企業識別系統(CIS)及海報設計的工作,其作品享譽全球,是臺灣視覺設計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備受國際設計界肯定,經常受邀於國際重要設計大展展出,作品廣為德國漢堡藝術工藝博物館、德國Cottbus博物館、日本大阪Suntory博物館等歐洲及日本博物館所收藏。他早期專注於企業識別系統(CIS)的設計,先後為台糖公司、中華電信、中華郵政、公共電視、民視…等企業團體進行整體形象的規劃與塑造,推動企業識別與品牌形象的發展。1985年,林磐聳編著研究CIS的重要經典《企業識別系統/CIS》一書,積極宣導如何將企業文化、經營理念、產品特色等無形價值,藉CIS的設計規劃,予以具體呈現。除無數的CI設計之外,林磐聳的設計長才也在他的海報設計中展現無遺。1991年,林磐聳與好友創立「Taiwan Image/臺灣印象海報設計聯誼會」,每年以不同的海報專題設計展來探討臺灣的意象。而「臺灣島嶼」圖像也成為林磐聳個人藝術創作的識別符號。2006年「我的臺灣/My Homeland看見心靈的故鄉」一系列的作品,以單色素描精密的描繪,將臺灣島嶼的圖像藉自然界的植物象或行雲、流水,符碼化地記錄下來,成為2006年法蘭克福書展、2007年曼谷書展中象徵「臺灣館」的視覺圖像。
林磐聳擅長在美學與設計理念之間求取平衡,深入淺出地發揮藝術的說服力,清晰地傳達作品的理念。除設計實務工作之外,他也從事設計教育,著眼於建構臺灣的設計文化;林磐聳認為設計是從文化、藝術的內涵中汲取養分,因此極力主張將市場導向的商業設計,轉化為融合美學涵養與人文思想的文化創意產業,對設計教育的社會推廣,以及文化創意產業的提升,有莫大的助益。他所主持的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國際設計競賽計畫」、「設計戰國策/台灣設計教育產學高峰會」,幫助了許多台灣學生在國際設計競賽中嶄露頭角。因此,無論在設計實務、設計教育以及設計推廣上,林磐聳皆有極重要的貢獻與影響,被譽為「臺灣設計界的發光體」可說當之無愧。
2 則留言:
可是他幫高雄世運設計的兩支吉祥物,
實在很...無趣(保守說法)。
恩恩,見仁見智嘍^^
張貼留言